搜索

领款!每人300元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45:30 来源:前沿观察网

“每人300元,大家别着急,我们有序发放!”在法官的引导下,老人们有序排队。队伍中弥漫着和谐的氛围,老人们相互低声交谈,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和新年的期待。这是一起案涉75人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。原告75人中,大部分都是年过七旬的农民。案涉标的分发到每人的手中并不算高,但对他们来说,却是一份生活保障。2016年12月,因生产经营需要,被告恩施市某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与原告冉某等75人签订了《土地租赁合同》。合同约定,原告将名下承包的土地以300元/亩/年的标准租赁给被告,用于种植经营。时隔一年,被告向原告支付了一年租金后,再无音讯。长时间里,租金收不回来,地也没了着落,老人们这才有了诉讼的念头。“法官,现在租钱拿不到,地也种不了,可怎么办啊!我们家祖上都是农民,你可得要帮帮忙!”在白杨坪法庭立案窗口,村民陈某眉头紧锁,眼中闪烁着焦虑和不安。他的手微微颤抖,不是因为恐惧,而是希望通过法律的力量,拿回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,那是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地方,也是家族的根。如何保障农民群体生产生活不受影响?坚持调解优先,让老人们早日拿回资金和土地才能真正兜牢兜实民生底线。受理案件后,承办法官覃山令实地走访村委会及当地村民,了解案件的背景和影响.之后又实地勘查了老人们75亩土地情况。通过现场勘查,覃山令对该案事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在得知被告目前身处外地,且公司经营困难这一现状,于是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,请求联动镇上的矛盾联调队协同调处。原来,在白杨坪镇有一支当地乡贤组成的矛盾联调队——“七十贤,化三千”。虽然他们和法官在法律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但他们的工作相辅相成。近年来,每当有重大复杂案件,联调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疏导、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。“短时间内要做那么多人思想工作,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。”有了联调队的帮忙,覃山令也有了策略。兵分两路,有条不紊。面对原告人数多且大部分为留守老人的情况。在法官的指导下,调解员们明确分工,一个主讲,一个笔录,一个现场策划,共同找出双方当事人的共识点。考虑到被告法人身在外地,一时难以返乡,法官对其充分释法明理,劝导其积极主动履行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双方开始认识到,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。经过反复的沟通和协调后,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:解除双方之间的租赁合同,被告向陈某等75人按300元/亩/年的标准再支付一年租金。“法官,我同意调解方案!马上就把钱打过来,麻烦帮我分发出去。”签字的那一刻,双方的心情明显放松。调解协议不仅是争议的终点,也是开起未来生活新篇章的起点。“咱多跑跑腿,确保一人不落,一分不少把钱都发到老百姓手中!”由于大部分留守老人年老体弱,住地离法庭较远,不方便亲自来领款。如让原告子女前来,也会增加原告负担。经与村委会联动协调,覃山令决定驱车到村口现场集中发放案款。时值当地大雨,大山里道路崎岖、狭窄、险峻,有的路段仅有两三米宽,两面都是数百米的深沟,遇到对面来车,还要冒险倒车退让……“你们是恩施市法院的?这么远来给我们送案款?"老人们都很是感动,按照指定的顺序排成一队,没有人插队或喧哗。从下午2点30直至夜幕轻垂,队伍最后一名老人接过案款,激动地握着覃山令的双手不停道谢。老人在交谈中流露出的那份质朴的感激,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司法为民的初心。来源丨白杨坪法庭作者丨李 旺 喻靖尧编辑丨喻靖尧审核丨黄新华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领款!每人300元,前沿观察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